“教育部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这对于青少年抑郁症的早诊早治,很必要也很重要。”曹莉萍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广州去年已开始在2所学校进行了相关试点。目前还未有正式研究报告,数据正在进行清洗和整理。但就试点中某初中的访谈深入评估后初步数据显示,抑郁症阳性率约25%,家长对抑郁的反应速度稍显滞后,亟待在全社会建立一个知晓、接纳以及支持的系统。”
2021年11月12-14日,2021年广东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学术年会暨华南精神心理专科联盟年会在广州举行。大会上,记者就近期“青少年情绪体检”的热点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
日前,教育部明确指出,我国将建立全过程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服务、评估体系,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这可以帮助尽早识别遭遇情绪危机的青少年。”华南精神心理专科联盟早期干预分联盟盟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早期干预科和儿少科主任曹莉萍表示,“‘情绪体检’本身也是一种科普,让老师、同学、家长更了解抑郁症的早期识别,这也有助于提高筛查的准确性。”
曹丽萍介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承接该项试点,在广州市部分小学和中学进行筛查。“我们今年通过对广州某小学和初中近700人进行量表筛查,再对其中123名初中生进行访谈评估。目前研究报告正在数据清洗、整理阶段,还未有正式结论。但初步数据显示,量表筛查阳性比率达60%,而经访谈评估后抑郁阳性率为25.2%。”根据“2020版中科院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我们的检测结果与蓝皮书基本相符。”曹莉萍说。
值得注意的是,曹莉萍团队通过进行首发青少年抑郁随访队列研究,发现家长对于抑郁症的认知和接纳滞后平均约1-2年,这对于青少年抑郁症的早诊早治,十分不利。
“研究结果和我们的临床观察都一致提示,治疗得越早,发病后的未治疗期越短,治疗效果一般会更好。因此对于抑郁症防治来说,关口前移尤为重要。应尽早筛查出正遭遇情绪危机的青少年,及时地进行干预和治疗。”曹莉萍说,“但目前的情况却是,许多到医院就诊的青少年,往往病情已经比较严重,影响到正常学习、生活,甚至出现了自残或自杀未遂的情况。”
“我们发现一个非常典型的求治过程。很多病例是孩子自己先觉察到异常,他们可能会先上网搜索资料,再告诉父母。可是父母能够马上接受并带孩子就诊的情况比较少,大多数会再经历1-2年的观望。在这段时间里,孩子处于带病上学、没有干预的状态。”曹莉萍说。
一些家长认为青少年抑郁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我康复。曹莉萍提醒,从目前研究来看,青少年抑郁症自复原率并不高,且康复者多为较轻微的早期抑郁症患者,即使康复也会以耗费较长时间为代价,因此重视早期筛查、早诊早治、尽早康复,仍然十分必要。“对于轻微抑郁症,明确诊断后可以考虑非药物干预,但要建立随访以动态评估其病情。由于青少年抑郁症目前仍缺乏研究,对于根本的病因机制也尚不清楚,我们也呼吁罹患疾病的孩子及家属积极加入到疾病研究的行列中,与医疗人员共同攻克抑郁症。”
曹莉萍表示,青少年抑郁症早期症状有迹可循,简单而言可从“抑”和“郁”来理解。“抑”为大脑反应速度、肢体活动能力、社交欲望等受到抑制、持续下降;“郁”为情绪低落。以上症状难以自我调节,而且持续了一定长的时间(超过两周),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则很可能正在遭受情绪危机。
除了心理上的变化,还会出现一些生理上的不适,例如失眠或嗜睡、记忆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等。有些孩子经常性出现头痛、头晕、腹痛、恶心等症状,但又检查不出器质性病变,则要引起重视,是否由抑郁症所引起。
若怀疑孩子正在经历情绪危机,家长可以进行观察记录,连续2-4周记录相关症状,及时与老师或医生沟通,以便专业人士根据记录辅助评估。
据悉,华南地区精神心理专科联盟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牵头成立,作为广东省内较早成立的专科联盟,目前已有76家成员单位,覆盖广东、广西、云南、海南、江西、青海等7个省份。设立早期干预、情感障碍、心身睡眠、成瘾医学、精神病性障碍管理、精神科急诊、物理治疗、中医神志病、老年精神医学等9个分联盟。
联盟盟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党委书记宁玉萍表示,联盟成立5年来,推动了精神科的多个亚专科发展,如老年精神学科,在多家基层医院推广开设了记忆门诊,尽早筛查老年痴呆患者。联盟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手段,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带动了联盟内基层医院的专业分科更加细化,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来源:文/羊城晚报
全媒体记者 林清清;实习记者 李璐敏 通讯员 宋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