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广东学生都这么有钱?又有学生被骗了好几万……
2月20日,陈同学在家观看游戏直播时,看到添加QQ粉丝群即可领取某游戏皮肤的广告,忍不住加入了群聊。
进群后,群内一用户添加陈同学为好友,告诉她完成任务后才可领取皮肤,并发来了支付宝收款二维码,声称支付成功后会退还金额。
在对方的诱导下,陈同学用妈妈的手机先后支付了668元、9983元、9983元(共计20634元人民币)。陈同学将成功支付的截图发给对方后,对方发来了三张扣费失败的图片,随即消失不见。
这时,陈同学妈妈发现手机有支付扣费情况,得知情况后立即报案。
1月17日,刘同学在某手游公屏看到有玩家发布加群免费领取游戏皮肤的消息。进群后,在对方的一步步引诱下,刘同学先后添加了甲、乙、丙三位QQ好友。
刘同学先因扫描甲发送的二维码,导致手机页面出现“微信异常被公安机关锁定”。为解锁手机,刘同学又在乙的诱导下,通过其母亲微信购买了11张1000元面额的“电子卡”。在刘同学购买成功后,又继续引诱其添加丙。
当丙继续让刘同学转账时,其发现被诈骗,于是到西区公安分局报案。
2月15日,郭同学通过游戏玩家加入免费领取装备的游戏群,进群后,一用户添加郭同学为好友,称按照他的指示就可以免费领取装备。
在对方的诱骗下,郭同学先向对方发送了支付密码作为激活皮肤装备使用,又在其指示下添加了好友A。好友A要求郭同学视频验证支付宝并领取皮肤,称若验证超时郭同学父亲的支付宝账号将会全部永久封号。
为了免费领取装备,郭同学便按对方指示发送了支付宝验证码,并扫描了对方发来的支付宝二维码(转账支付共计23000元)。
随后,郭同学父亲发现其被诈骗,于是报案。
未成年人十分容易被网络上随处可见的虚假广告吸引,一旦有未成年人进入圈套,骗子就会抓住他们心智不够成熟、容易受人引诱等特点,诱导未成年人一步步走进圈套。
1、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看不理不点;不理睬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贪图小便宜,不轻信免费领装备等说辞;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
2、不轻易把自己的游戏账号密码告诉他人。交易时请务必通过正规、合法的第三方交易平台进行,转账汇款前一定要多方核实、谨慎操作。
3、家长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不要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以免其受骗后大额转账汇款,同时也要关注孩子自己的微信账号、支付宝账号的余额。
来源:南方+
点个小花,给大撕兄多一点动力!